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南京二手货物交易市场

查看: 1878|回复: 0

几个“论坛老炮”的西祠胡同往事:它为一代人创造了许多机会

[复制链接]

99

主题

107

帖子

500

积分

网站编辑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积分
500
发表于 2022-7-28 11:46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近日,一则消息闯入人们视野:南京西祠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1元的挂牌价格转让500万股股份,该公司正是昔日风靡一时的网络论坛“西祠胡同”的主体。




消息一时间在媒体人圈子掀起波澜。有文章评论道:西祠胡同曾有过无比辉煌的历史,被很多老媒体人称为“互联网论坛‘骨灰级’代表”,于2000年6月正式公开的版面“记者的家”更是一度被称为“报社采编人员黄埔军校”。




彼时风云一时,如今已成为资深调查记者的宋阳标写了一篇“流水账”,用许多个好友的名字串起了过往回忆,还配了很多未曾公开过的照片。他在文末写道:“青春永远是最好的,也是无法追回的。所以,也是最值得怀念的。”




“恍若与一个20年未见的故友作别。”即使网站早已停更,页面老旧落伍,但包括西祠胡同在内的网络论坛上热烈的公共讨论氛围仍历历在目。时光的横轴回拨20年,舌战群雄、慷慨激昂的武侠江湖背后,呈现的是最质朴的真诚和理性。






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




1998年,南京年轻教师刘琥为打发无聊时光随手写了一个程序,“西祠胡同”就此成立。彼时的宋阳标还在读大学,看到学校里的老师趁休息时间上网,他“不知道那是干嘛的”。




次年,毕业后的宋阳标进入《扬州晚报》担任编辑,电脑也逐渐成为大家工作生活的一部分。报社的师兄告诉他,一个叫“西祠胡同”的网站很有意思,有空可以去看看,他便随手在这个网站注册了一个名为“老宋”的账号。




谁能想到,“老宋”这个名字后来在传媒界颇为出名。喜欢看新闻的宋阳标刚进入西祠胡同的聊天室时,发现那里“群魔乱舞、乌烟瘴气”,但他在论坛的版块里发现很多文学、时事类不错的文章,看得津津有味。




看了一段时间,他突然想:“怎么没看到我们新闻人的版块?”于是在胡同口搜索一番,找到了一个版叫“记者的家”,版主叫“牛吃草”。为了加入这个不公开的版块,他给“牛吃草”留言:我能进来吗?




这句话让“牛吃草”本人刘建平想起了已经“荒草萋萋”的版面,也在传媒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。多年后,刘建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:如果“记者的家”要发一个杰出贡献奖,宋阳标算一个,没有他,“记者的家”可能就胎死腹中了。




“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。”22年后,回想起后来事情的发展,宋阳标对潇湘晨报(报料微信:xxcbbaoliao)记者这样评价自己当时的举动。




全国媒体人的聚集地




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95级的刘建平而言,创办“记者的家”是无心插柳。2000年初,刘建平在南京大学后门一个酒吧里碰到几位朋友,他们以“响马”“酷酷”等相称,是西祠胡同最早的创办者,“响马”就是刘琥。




刘建平对朋友们“改名”一事感到惊讶,他们谈论的“发帖”“灌水”也让他觉得新鲜,回去后他便注册了一个版,但也没当回事,直到“老宋”的留言出现。




意识到这个版块的价值,刘建平便把版面设为公开,又找来同学来版上热闹,口口相传,版块逐渐产生影响。




那一年,一组系统评论南京报业大战的帖子引发关注,由于帖子直接触及现实,文章从行文到分析都颇有章法,一时间“记者的家”的讨论从南京延伸到全国各地,一度成为全国媒体人的聚集地。在那里,除了各种曝料、招聘和闲人指路,业界消息、媒体动向、派系斗争甚至社会意识形态都尽显无遗。网友笑称,西祠胡同在媒体圈的地位,不亚于当时的媒体大报。




后来,宋阳标把能想到的媒体名字都在西祠注册了一个版,“搞成了传媒托拉斯”,“每天版面上都会趴着几百个匆匆过客(即未注册、直接看版和登录时间过久掉线的用户),这就是各大媒体的人趴在那看热闹。”早已成为记者的家重要一员的宋阳标回忆道,各地记者突然能在一个平台上聊工作、分享感受,也让他们很有成就感。




真正的价值




得知那则1元“甩卖”的消息,知名新闻传播学者张志安教授发了一条朋友圈:“曾经的西祠胡同,曾经‘记者的家’,曾经的那些网友……”评论里,不少好友也感叹唏嘘。




在西祠胡同最火热的时候,还是复旦新闻学院研究生的张志安为了寻找访谈对象,经常出没记者的家,认识了很多媒体界的朋友,后来一直保持联系。2016年,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突发疾病离世,作为好友的张志安发文悼念,最先想起的就是两人15年前一起活跃在西祠胡同的情景。




“论坛可以围绕话题盖楼,将话题引向深入讨论,大家还可以交上志同道合的朋友,比今天碎片化的社交媒体还是有很好的价值。”张志安告诉潇湘晨报记者,论坛里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讨论中呈现的真诚和理性。




“我们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循环反复的深度讨论,这恰恰是今天移动互联网时代所缺乏的。”在张志安看来,当时网络论坛上的理性讨论氛围,对社会公共知识增加很有帮助,“但如今这样的氛围越来越难了。我们怀念西祠,与其怀念一个产品的没落,其实更是怀念一种深度理性的对话。”




新世纪之交时,猫扑大杂烩(1997年),西祠胡同(1998),天涯社区(1999)等大型论坛陆续上线。数量庞大的网民们在各自的虚拟社区里唇枪舌剑,BBS开启了新功能:普通人跳出私人层面琐碎的日常生活,站到了公共参与的网络广场上。后来有学者这样评价BBS:“充满了快意恩仇、家国情怀,也有观点的碰撞,刀剑交锋。”




散作满天星




如今,作为媒介研究学者的张志安,从媒体形态变迁的角度看到西祠胡同衰落的必然性,“这些论坛都属于PC时代的产物,没有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形态和手机端的应用,就必然会衰落,这是人们从‘生活中有媒介’到‘生活在媒介中’的时代变革。”




“西祠其实时间不短,已经有20多年了,作为一个互联网产品,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。”如今已是一家上市传媒公司核心人物的刘建平对潇湘晨报记者感叹,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,论坛不仅让他们这一代人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,也创造了很多机会。




“刚开始那几年,西祠没有什么商业模式,就是为兴趣驱动的一个纯粹的爱好,不仅打破了空间的限制,也打破了固有的社会约束。就像响马说的:‘上网越久越真实’,人们在这个平台上反而会更加地把自我的闪光点展现出来。”刘建平说。




但宋阳标有不同的感受:“那时候流行一句话,在网上,谁都不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。”他记得和刘建平第一次见面的场景,在版面里成为好友后,他从扬州来到南京赴约,可到了对方学校附近,才发现谁也不认识谁。宋阳标记得,等待的时候,听到有个人问蹲在一旁的老头:“你是老宋吗?”此人正是“牛吃草”。




即使怀念当时的热闹非凡,但这个青春时代的记忆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。为了一则“把西湖第一朵荷花的盛开当作大事”的新闻,2002年,28岁的长沙媒体人舒展被杭州吸引,离家奔赴那个沿海省份。他在西祠胡同上的名字叫“海上波宁”——“从杭州到上海再宁波又回杭州,无处安放的青春啊”,后来多数朋友都已风流云散。




“散作满天星。”宋阳标给记者发来这句话。






△3月29日,西祠胡同的创始人“响马”在微博发文
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江苏城市论坛 ( 苏ICP备14028736号

GMT+8, 2024-3-19 19:37 , Processed in 1.236515 second(s), 31 queries .

Powered by 南京二手交易市场 友链:池州电脑 南京电脑维修 潼南 南京戴尔 广德 安庆

© 2005-2023 兼容机之家 南京戴尔专卖店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